新华社济南8月30日电(记者袁敏、张武岳)太阳能光伏板取代了传统遮阳棚,一个个垂直轴风机转动,为下方凉亭里的游客提供手机无线充电;路南边坡,光伏设施绵延向视野的尽头……在山东省枣菏高速金乡服务区,新能源发展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
这条“供能、用能、受能”自主可控的绿色公路,其金乡段路域光伏在试运营阶段已累计发电500余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150吨。
(资料图)
这是中国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例子。8月29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中国工业大省山东开幕,更多中国在节能减排、创新发展方面为世界绿色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在这里纷纷展现。
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装备展上展出的高功率激光应用设备(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中国国家发改委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长,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6.2%和34.4%,风电、光伏、水电装机均处于世界首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大会开幕式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发挥科技在降低碳排放、促进社会绿色转型上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并在新能源汽车、采矿、电池、共享电单车等领域取得进展。
在位于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生产区,蓝天白云下,两座长10米、高4.4米、胶囊形状的白色储罐格外惹眼。据介绍,这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专用的储气罐,也是中国首座橇装移动式二氧化碳注入设备。罐内高压低温,可储存液体形态的二氧化碳100吨。
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驱油’,增加石油产量;还能使二氧化碳永久滞留地下,实现全密闭、零排放。”CCUS项目部负责人武继辉说,目前,中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胜利油田已建成20座标准化注入站,年注入能力可达100万吨。
走进位于山东淄博淄川区的水泥生产企业东华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每一步的“碳足迹”都能被精确捕捉。8类、339套传感器以及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企业实现碳计量、“碳足迹”管理、碳核算,一年能为企业节约200万元碳履约成本,节约标煤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以上。
2021年,中国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中国低碳发展加速前进。
8月29日,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装备展上,参观者在观看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模型。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近日,在山东聊城的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斯坦订购的首批500辆天然气公交车完成交付,将于9月30日前陆续运抵首都比什凯克。
2022年,比什凯克市采购了120辆此款公交车,运行半年状况良好,因此又追加了1000辆的订单,全面替换原有燃油公交车。
“绿色”是中国客车畅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名片,更是中国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的力量。从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到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实施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从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正以积极姿态推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中国将继续将“双碳”探索推升到更高层次,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努力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