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患者多为1 ~ 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后遗症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疾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菱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57年,顾方舟首次用猴肾组织墙养技术分离出病毒,并用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方法证明了I型为主的脊灰流行。
1958年,顾方舟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960年,经过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顾方舟带领团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1982年,顾方舟研制成功“脊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在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上取得成功,并建立起三个血清型、一整套“脊灰”单抗。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顾方舟在这场报告签字仪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顾方舟从事脊灰减毒活疫苗研究,建立了“脊灰”病毒的分离与定型方法,制定了“脊灰”活疫苗的试制与安全性标准。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脊灰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指导了中国后来20多年数十亿份疫苗的生产与鉴定。
急性肾损伤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指突发(1-7天内 )和持续(>24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定义为血清肌酐至少上升≥26.5umol /L,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全身备系统症状,可伴有少尿(<400ml/24h或< 17ml/h)或无尿(<100m/24h)。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于肾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是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尿钠排泄减少。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因不同。急性肾损伤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于肾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是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尿钠排泄减少。
肾性急性肾损伤
按发病原圈。病理改变可表现为:
1.肾血管疾病:动脉肉膜增厚、血管壁增厚和巨噬细胞浸润、纤维化以及血管腔不可逆性闲锁;
2.肾脏微血管: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高血压,高黏血症等;
3.肾小球疾病:伴有肾小球大量新月体形成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严重塌陷性肾小球疾病;
4.急性间质性肾炎:常由各种药物过敏反应所致;
5.缺血和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前性损伤因素
肾后性急性肾损伤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肾脏以下尿路梗阻,使梗阻上方的压力升高,甚至出现肾盂积水。因肾实质受压,致使肾脏功能急骤下降,又称为急性梗阻性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