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正是大棚黄瓜的盛果期,走进铁岭县蔡牛镇西贝河村种植户孙兴义家的蔬菜大棚,一根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藤蔓,绿意盎然。可是走近一看却发现,一些叶片已经出现泛白的斑点,本应长势正盛的瓜秧还不足一人高。
正是产果的关键期,眼看着病害蔓延、生长放缓,孙兴义心急如焚,他马上联系到蔡牛镇兴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张立仁。约定好时间后,2月20日一大早,孙兴义便早早来到自家大棚里等候“土专家”的到来。
(资料图片)
张立仁为大棚种植户做技术指导
“你这黄瓜秧没长起来啊,盛果关键期,这可影响产量。”当日上午8点刚过,张立仁一走进孙兴义家的大棚,当即指出了问题所在:这是典型的“瓜打顶”,简单说,就是植株的生长受到了抑制,瓜秧顶端不再有新叶长出,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孙兴义家的黄瓜秧上已出现病害
“那该咋办呢?我们家上半年的收入可全指这棚黄瓜呢。”孙兴义着急地问。
孙兴义妻子查看大棚黄瓜长势和病害情况
“首先要疏果,‘瓜打顶’不仅影响瓜秧的长势,还会导致黄瓜发育不良,出现较多畸形瓜,所以留瓜千万别贪多。按照现在的时节和温度,3个叶片留1个瓜即可。其次要加强肥水管理,处于结瓜期的黄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对于弱秧,要冲施高氮肥,壮秧后再按平衡比例施肥。初春时节低温高湿,也最容易发生病害,一定要调控棚室的温湿度,保证植株营养生长。”张立仁耐心地向孙兴义一条一条地交代着指导事项:“按我说的来做,所有症状都能好转,保你今年是个丰收年。”
张立仁(右)为孙兴义分析解决“瓜打顶”问题的方法
“听你这么一说,我又有信心了,干劲十足。”满面愁容的孙兴义终于露出了笑容。
张立仁(左)为孙兴义分析讲解病害问题
在张立仁为黄瓜“看病”的期间,他的电话响了不下20余次。“下一个大棚就去你家。”“稍后给你回电话,再细说都有哪些病害现象。”“别着急,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判断是灰霉病,明天去给你看看。”走出孙兴义家的大棚,张立仁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2022年,张立仁被评为铁岭县乡村农艺师,自从有了职称,他这腰板更直了,种植户们对他的认可度也再次提升。如今,作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他每年要为铁岭县、调兵山市、开原市、昌图县等县区的千余户大棚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别看张立仁是个‘土专家’,但我们都很信任他,因此聘请他当技术员,为我们合作社的果蔬种植‘保驾护航’。”蔡牛镇兴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艳勇感慨道,“土专家”实战经验丰富,更贴近棚菜种植技术管理的实际需求,往往还有一些特别管用的“土方子”,在他的指导服务下,合作社的大棚实现了节本又增效,每个大棚可增收1万余元。
张立仁(左)为大棚黄瓜“把脉问诊”
在铁岭县,像张立仁一样的“土专家”还有很多。
科技助农,人才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铁岭县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铁岭县不断创新举措,打破体制机制限制,创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评选工作,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目前,铁岭县首批评选出23名乡村农艺师,另有7人被市里评为乡村中级农艺师和乡村高级农艺师,涵盖了种植类、养殖类、农业机械类等7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自评选后,30名“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发挥作用,奔赴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民春耕备耕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件,切实激活了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池春水”。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瑜
见习记者 ▏于金仙
编辑 ▏郎欣颖 责任编辑 ▏江鸿